6月2日,党委统战部支部全体党员赴淮阴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支部活动。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市城北的桃花垠,建在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了馆名。

    纪念馆由主馆和辅馆两部分组成。主馆底部基台呈方梯形,而馆体呈八棱柱体,在庄严中具有动感;基台周围由四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撑起锥形大屋顶。与主馆相呼应的辅馆呈“人”字形展开。主馆分为三层,一层展厅共分八个部分,通过翔实的文献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图片以及5台电视显示屏,展现周恩来一生。二层瞻仰厅置放着周恩来坐像,展现的是总理手握长卷,微笑凝视着前方的形象。 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纪念馆正面隔湖望去,南面是观景台,它由廊厅和两座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辅馆建筑呈人字型,面对主馆呈拱卫之势,体现了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抗战时期,周恩来在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中,非常重视民主党派的工作。周恩来同志曾说: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周恩来同志的有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有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对于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周恩来的一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他没有遗产、没有后嗣、没有墓地、甚至没有留下骨灰,他从不希望为自己树立纪念碑,却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了永恒的丰碑。

    这次参观学习活动,让大家再次受到了革命传统的教育和洗礼。周恩来这座时代丰碑,时刻激励着我们。我们永远缅怀周恩来总理。


                                                    (统战部党支部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