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我部全体党员和附一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丁一多老师一起,赴吴江开展了一次党支部学习联谊活动。
我们首先来到费孝通江村纪念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坐落在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南村的中心。整个纪念馆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费孝通纪念馆、江村文化馆、孝通广场(包括费老塑像)、景观池、碑廊和茶楼。设计上彰显人文理念,俯视是一个“人”字形,临水而建,有亲水平台走廊,充分体现费老脚踏实地、躬身实践的工作作风和他与江村那种难于割舍的情怀。

在费孝通纪念馆内,以费老社会调查的大量珍贵图片和调研学术成果为主线,充分展示费老作为中国社会学泰斗级人物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展馆学术性很强,展示了费老26次造访江村的每一个足迹,展示了费老用毕生的精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进行社会调研所取得的巨大学术成果。展馆寓知识性、可观性、教育性于一体,富有鲜明的展馆特色。
江村文化馆共有四个展示厅组成,分别为“费达生与江村”、“蚕丝文化”、“农耕文化”和“江村风貌”。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专家,堪称现代“黄道婆”,她早年从日本东京高等蚕丝学校毕业回国,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一颗钟爱纯朴的事业心,因“桑梓万家,茧丝遍地”而莫名来到开弦弓,继而开展科技下乡和工业下乡。同她的老师、爱人郑壁疆先生一起推广蚕桑改良和科学养蚕技术,并在开弦弓率先成立了中国农村第一家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农村工业合作股份制企业,而使开弦弓成了全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
接着,我们又来到柳亚子纪念馆。柳亚子是忠贞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革命诗人、民革的创始人,被毛泽东尊称为“人中麟凤”。柳亚子纪念馆坐落在黎里古镇上,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又是一处近现代的重要史迹。1922年,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这里就成了一代诗人会见四方爱国人士、议论国家大事、编辑《南社丛刻》、撰写爱国诗词文章的地方。

柳亚子纪念馆作为一个专题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柳亚子与南社方面的藏品与资料,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柳亚子与南社文物资料的重要基地,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此次活动,让我们对费孝通先生、费达生先生和柳亚子先生的事迹有了充分的了解,他们是我党的挚友,他们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令人敬佩,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
(统战部党支部 苏梅)